当前位置:主页 > U盘装系统 > U盘装win10系统 >
绿色发展中国林业大有作为
  • 时间:2024-11-04
  • 浏览:

本文摘要:——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四个全国低碳日主题引领新风尚中国绿色时报6月30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王福祥袁金鸿刘志勇)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领跑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为绿色发展低碳创新。通过宣传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65买球官网平台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四个全国低碳日主题引领新风尚中国绿色时报6月30日报道(记者梅青通讯员王福祥袁金鸿刘志勇)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领跑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为绿色发展低碳创新。通过宣传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所周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和工业化对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全球正面临森林大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扩大、湿地退化加重、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但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而且造成较大范围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林业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和有效途径全球陆地约1/3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森林是陆地最主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增汇减排等独特的生态功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高度肯定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指出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是未来30年-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约2.48万亿吨碳,其中约1.15万亿吨碳贮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总量的46.37%。无论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坎昆、德班、华沙、利马气候大会,减少毁林、减少森林退化、加强造林和森林保护、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增加碳储量的提议,被大多数国家认同,并成为共同的目标。2015年底召开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继续将森林作为2020年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并将森林及相关内容作为单独条款纳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强调实施林业措施时同时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非碳效益。

科学运用林业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气候变化治理进程中的最大共识。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林业建设。在2009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上,就强调发展林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年9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庄严承诺,提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即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林业双增)。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的形势任务,林业肩负的任务更重,使命更光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

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绿色食品、环境优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林业部门深入学习和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求,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林业功能定位正在实现历史性转变;坚持严格保护,天然林资源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坚持系统治理,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改革创新,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坚持共享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提升,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和提供生态产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领和实践推动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开辟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绿色食品、森林休闲旅游、健康保健等林业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为国家创造和积累生态资本和绿色财富,促进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中国林业勇于肩负新使命,迎接新挑战。中国林业为绿色低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十二五以来,全国林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保护和修复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紧紧围绕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紧紧围绕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迫切期待,忠实履行林业承担绿色发展的历史重任,为我国绿色发展、低碳节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实现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和质量持续提升。在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同时,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稳步实施,森林面积快速增加。

以森林抚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森林经营,林分结构不断改善,森林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探索出一条与国际接轨且更加符合中国林情的多功能森林经营道路。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调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已达2.08亿公顷,完成了到2020年增加森林面积目标任务的60%;森林蓄积量151.37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到2020年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的目标;森林覆盖率由20.36%提高到21.63%;森林质量总体上不断提高,每公顷蓄积量比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增加3.91立方米,每公顷年均生长量增加0.28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由78.11亿吨增加到84.27亿吨,全国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12.68万亿元。

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96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30多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16平方米,比2011年增加1.98平方米。城市公园数量达1.37万个。城市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革举措和保护手段综合发力,绿色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启动。在2014年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天然林停伐范围扩大到内蒙古、吉林重点国有林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通过深化林业三大改革,调动了林权所有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助于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积累资源基础。构建了国家、省、县三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体系,建成了全国林地一张图,启动了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林地保护管理时效性明显增强。制定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四条生态保护红线。

全国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重大灾害危害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2013年)显示,全国湿地面积5360.26万公顷,与第一次调查相比,受保护的湿地面积增加525.94万公顷,达到2324.32万公顷。全国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土地沙化趋势整体得到初步遏制。

全国林业系统累计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89处,面积1.25亿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9处,面积7874万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大,大熊猫、东北虎、朱鹮、藏羚羊、扬子鳄等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重视发展林业产业,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林业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林产品贸易跃居世界首位。

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28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94万亿元,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林业主要产业带动就业人数5247万人。木材加工产能持续扩大,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

365买球官网平台

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蓬勃发展,建立各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4300多个,面积2300万公顷。2015年林业旅游与休闲人数达到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00?亿元。

林产品进出口额从2010年的963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385亿美元,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第一大国。同时绿色发展潜力彰显,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积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加强节能减排科技支撑,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

出台了《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发了能源林、灌木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小桐子、文冠果、山桐子、无患子等能源林树种的可持续培育指南等系列技术文件,以提高能源林建设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林业生物能源示范,在湖南、内蒙古和福建等省区开展了林油一体化沙林电一体化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为资源综合开发、碳电热肥联产、生物柴油和木质颗粒燃料生产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为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可再生能源持续供应的现实渠道。加强木竹产业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制造技术研发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仅针对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减缓碳释放和减少碳排放,重点推广的环保型防腐木竹材生产、耐久型热处理木材和废弃木竹质原料收集与工业利用等关键技术,防腐木材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5-6倍,年利用废弃木竹材1.2亿吨以上,每年就有效封存或减缓释放的碳可达7000万吨以上。

科技在林业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有力提升了节能减排的效率。大力推进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服务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碳交易工作。编制了《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在全国实施了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在重点省份开展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完成了样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汇总工作,完善了森林和湿地基础数据库和参数模型库,为科学及时提供林业行业碳源、碳汇信息,服务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制定碳汇政策奠定了基础。

主动参与国家碳市场建设顶层制度设计,研究提出了林业纳入碳交易的政策建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要求。

推动北京等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相关制度设计中,明确林业碳汇项目可以通过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抵消机制,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组织编制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4个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林业碳汇进入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交易奠定了基础,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6年6月底,履行相关交易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近70个。创新宣传途径,普及绿色碳汇低碳发展知识。每年都要制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与分工方案》,对宣传工作作出安排。依托中国林业政府网,连续4年举办绿化祖国低碳行动植树节。

面向全国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连续举办10期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暨碳汇计量监测培训班,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气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媒体培训班。与有关地方政府合作连续3年举办以传播林业碳汇知识、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为目的的中国绿色碳汇节。

加强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的运行和维护,积极宣传报道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有关政策措施、技术规范、相关知识,让公众及时了解有关工作动态和国际国内热点资讯。编写了《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等4本中英双语生态文明校本教材并进入北京的中学课堂。

365买球官网平台

在地球日、节能周、低碳日统一谋划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宣传活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有零碳创意馆等2家志愿者工作站应邀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展览。连续4年成功申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边会,在中国角举办系列林业碳汇主题研讨,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努力和贡献,受到国内外机构、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动员企业捐资开展并组织实施2014年APEC会议周碳中和林项目,以及2011年到2016年中国绿公司年会碳中和林等41个会议、活动、公务出行的碳中和造林项目。

这些项目成为创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有益探索,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渠道,也是林业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绿色低碳发展对中国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坚持绿色发展是国家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准确深刻把握作出的战略抉择。绿色发展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根基的重大使命,加大力度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增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绿色发展迫切要求林业承担起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重大使命,以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提高森林、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价值和公共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郑重承诺,为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到2030年我国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气候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十三五时期,林业行业广大干部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资源保护,加快国土绿化,增进绿色惠民,强化基础保障,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林业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承载力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天然林、湿地、重点生物物种资源得到全面保护,林地保有量达到31230万公顷,森林面积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5亿吨左右,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不断提高。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

林业生态公共服务更趋完善。绿色惠民、公平共享、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和林产品更加丰富。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15万亿元,林业年旅游休闲康养人数力争突破25亿人次,国家森林城市达到200个以上,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生态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林业民生保障更为有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林业职工和林农收入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国内木材储备供应能力显著提高,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7万亿元。

林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成为绿化国土和林业建设的主力军,集体林业活力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和依法治林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林业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本文关键词:绿色,发展,中国,林业,大有作为,—,今,年全国,365买球官网平台

本文来源:365买球官网平台-www.triplexyoga.com

相关推荐